放下的訊息(給需要安全感的給予者/長輩/空巢期的父母)

放下的訊息(給需要安全感的給予者/長輩/空巢期的父母)

愛你,必希望你一切都好~ 且一切的好, 不必然是來自於我的愛~ 執著於此是因小我不安與掌控, 那是以愛之名的恐懼與脆弱。 自問,我真的樂見於你的好嗎? 看你自由地飛翔、歡笑、被認可、發光? 有時我以為是我在推著你的搖籃, 事實上,我跟你都在一個大搖籃裡, 被宇宙擁抱、被捧著、被深愛著~ 我被那樣愛著,而我也真的愛你, 所以我要勇敢放下那些你不再需要我的扶持, 所以我要瀟灑轉移那些流連在你生命中的眼光, 那些我從你身上學到的關於愛的真理, 不是不再管你, 而是真正開始去欣賞你、你的生命,也欣賞自己~ 不論是做對或犯錯,...
雪中送炭的意義

雪中送炭的意義

曾經體驗辛苦過日子的人,才更會懂得體恤他人的辛苦,也才能理解並體諒,有些人當下沒辦法滿足我們的期待,其實可能是因為他正在煩惱著下一餐、下個月的房租、自己或家人突如其來的一場病….等等你可能沒想過的事情。而我們對於他的某些期待與失望可能只是:他怎麼沒來參加我的音樂會?怎麼我生日他也不給面子?怎麼以前我都去捧場,為何他這回連個小忙也不幫?怎麼上次我請他吃大餐,然後他就忘了?….也許我們對這些所謂的人情上的期望值太過於理所當然了。很多人就因為這些,在心底打了分數,甚至把朋友的界線劃開。...
說話溝通時缺乏耐性的情況

說話溝通時缺乏耐性的情況

尊重每個人的說話方式、速度、邏輯,不要在溝通不良時丟一句說:『你不會講重點嗎?那你幹嘛要那樣講?你不會這樣講嗎?你這樣講不就好了嗎?你一開始這樣講我不就馬上懂了?幹嘛繞一大圈?….』...
慈悲的智慧

慈悲的智慧

慈悲,是『茲心』、『非心』,心能同理對方,但不是你定要去擔對方的責任。即使是有你要擔的部分,也有界限,這是界限智慧的學習。辨別、確守這個界限,拿掉不屬你擔的,是放過自己,這是對他人也是對自己的慈悲。...
人生風景大不同

人生風景大不同

即使面對相同的風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與角度,也是每個人的選擇,讓構圖有所增減,形成自己的經驗與風格。每幅圖連續播放成一部電影,人生這部鉅片其實只是所有投影在意識的ㄧ幕幕集合。 有時我們忘記自己可以改變站的位置、取角、焦距、曝光、濾鏡、選擇不同的主配角,構圖、風格⋯⋯有很多的細節能讓畫面更美麗, 有時當我們ㄧ看到跟腦中設定腳本有所不同,就開始失去耐心、批判抱怨、失望放棄,是我們要在各種情境下仍打開心與所有感官、保持彈性與動能,接受其中的祝福,並學習調整進步,進而看到、創造、分享出更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