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部落格

My Blog

淺談關於因緣、鬆弛感的覺察
淺談關於因緣、鬆弛感的覺察

本文探討了擴大療癒教師資格取得的簡便性,以及其實質的學習與實踐需求。強調課程不僅是學習技術、面對自我的過程,更是觀音上師的巧妙安排,引領我們持續走在靈性學習之路上。最後提醒學員要明白自己的使命。

read more
疫情下反思:與牛對話~八年前在阿爾卑斯山收到的禮物
疫情下反思:與牛對話~八年前在阿爾卑斯山收到的禮物

不要當一個什麼都不相信的人,至少相信每個發生都或許有意義而非偶然。 那麼在那時刻你所遇到的人事物,都會讓你領悟到一些什麼,那些都是珍貴的禮物。 八年前在阿爾卑斯山裡渺小的我忍不住問了這隻美好的牛,是否有要告訴我什麼訊息,我認真地向她請教。 跟她對望沒多久,她彷彿聖者的臨在,就瞬間教了我什麼是宇宙有機共同體(沒有明確的詞彙,我自己命名的), 那種自然和諧的頻率,無法具體形容的感動與崇敬! 我的身心只…

read more
負自己的責任
負自己的責任

我想有些人會覺得有距離的原因是因為我幾乎愈來愈不太願意去猜人家在想什麼, 只要不是對方自己能說得清楚講得明白的,我都不想猜也不去承接。 這有點像是對於來諮詢的個案,也是有敲門後才應。 有時候也許我比較敏銳(不是每件事XD),可以覺察到一些端倪,但只要那是對方自己應該發聲的部分, 我就會有意識地把那個念頭放下。因為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負責任。 所以當遇到鐵板或一個空間,等於逼使自己要面對那個被他們拋出…

read more
自我意識( ego) 是虛與空
自我意識( ego) 是虛與空

「你就回答是不是就好…」、「你就說xx就好」 聽到這樣的話,是否覺得問話的人很強勢、堅持對方要照自己的邏輯表達、需要對方的答案套得進自己內設的程式?事實上這話並沒有達到真的溝通了解,說此話的他們可能以為自己只要得到那答案就能解,達成溝通目的。但他們卻還在門外,也不會聽到被問者的回覆。 溝通時,除了不同主張,每個人還有自己的邏輯與意識焦點。我們要學習的是先放下自我、保持虛心,才能有空間預備聆聽。聽明…

read more
放下的訊息(給需要安全感的給予者/長輩/空巢期的父母)
放下的訊息(給需要安全感的給予者/長輩/空巢期的父母)

愛你,必希望你一切都好~ 且一切的好, 不必然是來自於我的愛~ 執著於此是因小我不安與掌控, 那是以愛之名的恐懼與脆弱。 自問,我真的樂見於你的好嗎? 看你自由地飛翔、歡笑、被認可、發光? 有時我以為是我在推著你的搖籃, 事實上,我跟你都在一個大搖籃裡, 被宇宙擁抱、被捧著、被深愛著~ 我被那樣愛著,而我也真的愛你, 所以我要勇敢放下那些你不再需要我的扶持, 所以我要瀟灑轉移那些流連在你生命中的眼…

read more
走自己愛的道路
走自己愛的道路

當要談論「愛」的時候,有時候是不容易的。有些人會說你高調,因爲他們的心思並不習慣這樣的觸感,對他們來說那是不自在的。有些人會拿你顯現在外那些隨手捻來的「矛盾點」來攻擊你、證明你的愛虛假不存在,那是因爲他們還不理解你心中對愛的定義,更不知如何信任交託。 進入靈性的層面是進入ㄧ種意識上不同維度的焦點,所以靈性開始覺醒亦會改變一個人的觀點。你不需離群索居、不問俗世才能維持高頻率的靈性品質,更不需要緊抓小…

read more
遠離是非~即是愛自己
遠離是非~即是愛自己

那些戲碼,再怎樣令人忿忿不平,都會過去,也都與我們不再相關了…但也因為那些戲碼,幫助我們區分出什麼才是人生中的真實要義。 想像你手中握有ㄧ把正直的光劍,用來斬斷不再能與你共振出正向頻率的人事物連結,這會為你的周遭能量場闢出一個空間,允許你休息並重整那些被過度消耗而來不及修復的部份。讓你給出愛的同時,永遠包括愛自己。遠離那些是非,就是其一。 #雅典娜

read more
靈性覺醒,不需要仙氣飄飄或放棄物質
靈性覺醒,不需要仙氣飄飄或放棄物質

剛剛出去買菜,在路上差二公分就會被一台飛車撞到,如果真的撞到,不知道是不是就這樣走了?事後思索著,我在意的是當下自己是否處在平靜無愧的頻率之中….。 那天去參觀一個寺廟/尼姑庵,裡面有位謙和又慈悲的法師,不尋常地勸我出家修行,她說我是該走這條出家路的。老實說不是沒想過,那樣遠離塵世的生活也令我嚮往….。 這幾天在充滿愛的工作坊中服務與學習,內在體驗深刻。人生有好多決定要做,每一步都是一個承…

read more
你被上天深深愛著!
你被上天深深愛著!

不管生命的劇碼如何安排,也許你感覺自己沒有好好地被那些應該愛你的人正確地對待,而特別地受傷難過。 然而知道自己被上天深深愛著更為重要! 即使一開始只能感受到一小部份的自己是被愛的, 但慢慢地,那部份自己可以擴大,以至知曉自己是被全然地深愛著的, 感受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是被保護得好好的, 而這樣的知曉,讓我們的心有個家來支持著、滋養著。 我們感恩一切的際遇安排,順服於生命之流, 看重那些賦予我們的特…

read more